2021年5月31日 点击人次: 961
敢闯敢创 永不服输
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赵雪松
“不服输、不认输,虔诚努力,只为创造无限可能!”一直是我的座右铭。创业一直是我的梦想,创业虽然很苦,但很回甘!我来自农村,怀揣着创业梦扎根于昆工,为了实现梦想不断的努力学习,提升学术理论知识储备,同时不断探索、体验社会市场,丰富阅历,在学校、老师的帮助下初探市场,开始成长,开启创业之旅。
一、赛事打磨,不断提升
大学四年期间我不断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赛事,一次又一次的进行历练,通过整个赛事过程来不断成长与锻炼。不论是国赛、省赛、还是校赛,大大小小的奖项也获得数十项,曾代表云南省、代表学校多次斩获项目金奖。在这些比赛的过程中我除了享受获奖带来的荣誉感,我更多的是在乎这个过程中的成长学习和宝贵的经验经历。
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参加“第十届全国社科奖大赛暨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这一赛事,我所组建的参赛队伍(Do wonder团队)从专业内选拔赛到校赛、省赛,复赛,最终一步步走到了国赛决赛现场,整个过程耗时一年,基本上就是学习、备战比赛,两点一线夜以继日的奋战。在这期间最艰辛的就是市场调研与营销方案实施,需要到处跑市场;最痛苦的莫过于营销策划案的攥写,既要有深层次学术理论支撑,也要有能让企业看得懂且可行性较高的营销方案,基本泡图书馆,查文献,搜集最新最有效的市场营销模型,请教专业课老师,都成了一种生活常态。在临近国赛的时候,邀请了学校里的专家老师来看我们路演,指导问题时,当时被提出了很多问题,从策划案到路演PPT都存在很多的问题,当时我和我的团队濒临崩溃,如果按老师提出的问题,那么历时近一年,3万多字的策划案以及20多页的路演PPT得推翻全部重做,可这时离组委会规定的提交相关材料的时间不到30小时,这可怎么办?难道就这样提交吗?这让我瞬间崩溃了,但不服输的我们不甘于此,老师指导完后我们随即开始了修改,从上午10点钟一直改到晚上10点,可才完成了不到一半,这可怎么办?必须想办法解决!于是,我们和指导老师、班主任进行了报备,向学院申请了通宵自习室,那一个夜晚可能是这一辈子最漫长而又短暂的夜晚,全程所有人没合过眼,直到第二天早上8点,终于完成了修改。我和我的团队匆匆吃了个早点,又火急火燎的找到了指导老师,我们做了最后的路演与检查后,终于在最后关头提交了比赛材料。就在材料提交成功那一瞬间,不知为何我和我的团队成员紧紧的拥抱在了一起,并落下了激动与感动的眼泪,那一幕,那一段经历我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最后我们也获得了进入决赛的资格,我带领团队代表云南代表昆明理工大学去河南郑州参加决赛,最终获得了国赛一等奖,我个人也荣获“最佳领导力奖”,同时还获得了大赛赞助方——北京邦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的亲自接见,并获得毕业就业邀请。这一次赛事经历让我成长了很多,这些成长在我的创业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探索社会,丰富履历
我在大学期间不断的深入接触社会,感知社会市场,通过实践不断丰富社会阅历,以及对社会各行业的了解、认知,体验式的做过很多兼职,发过传单、做过话务员、干过汽车和服装的销售、参与过活动策划与场控,还做过人力资源,为昆明劳联人力资源公司、昆明链家地产、中国人寿、太平洋保险、美团、嘉华等一些企业累计招募输送兼职、全职员工共计300人左右。为后面的自主创业埋下了伏笔。
在大学四年的创业期间,除了在社会市场中摸爬滚打,积极参加各类营销宣传、推广活动,为开启创业之旅打下坚实基础。
2020年8月,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的重要回信和陕西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电商在群众脱贫和乡村振兴上的作用,鼓励广大学生通过电商直播为52个未摘帽贫困县以及其他贫困地区带货等方式助力脱贫攻坚,实现线上创业就业,在昆明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学院的组织下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特色农产品、文化产品等销售和推广活动,学习和掌握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互联网营销新技能,实现创业带动就业。在此次活动中,我带领团队到未摘帽贫困县宁蒗开展了淘宝直播带货、新农人培训及扶贫调研活动,取得了显著效果。
2020年12月,我受邀参加由云南省科学技术厅、楚雄州人民政府主办,楚雄州科学技术局、永仁县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四届科技入楚永仁县专场对接会暨循环经济助力永仁高原特色农业健康发展高峰论坛会,并担任分享嘉宾分享《数字经济时代新型营销模式》。
三、敢创敢创,一路向前
2018年的5月,真正开始了我的创业之旅。2018年5月,我加入了云南高校创业团队(小人物团队),并很快成为核心负责人,该团队目前覆盖呈贡大学城、昆明市区、杨林、安宁乃至地州等区域。但创业真的那么简单吗?答案绝对是否定的。这是一件听上去很美,扎进去很痛的事!
大二开始我就选择了从事驾培行业,从捯饬驾校代理到19年11月份,在小人物团队的基础上我作为联合创始人、股东联合创办了云南东乘学车服务有限公司,并担任新媒体营销中心主任,一切看上去还算顺利。当开始憧憬着时未来时,就被今年的疫情当头一棒,2020年4月份,尽管学校还没开学,我就从老家来到了昆明,为工作忙碌着,疫情期间,人们都减少了出门,学员难招,驾校训练场费、教练工资让整个公司都陷入了困境,那段时间我每天消费不超5元钱,顿顿都是自己做的洋芋配饭,整整吃了半个多月!尽管在苦在累,但既然选择了就必须咬紧牙关坚持下去,就这样坚持!坚持!在坚持!终于挺过了难关,目前公司已成为昆明驾培行业的佼佼者,还收购了云南康盛驾校(康盛驾校为昆明以前的老公安驾校,拥有30多年的驾培历史),又在今年的4月份成立了一家分驾校:云南久持驾校。
2020年9月是我创业旅途上最大的一个转折点,不仅通过自己挣的钱在大学期间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辆小轿车,我所负责的“互联网+”创新创业项目在全省26872只队伍中荣获省赛银奖,并成功的实现项目落地,于2021年1月我作为创始人成立了云南创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但也经历了很多挫折与困难,差点让我陷入了绝境之中,当时我有两个大四的合伙人和我一起来创办,我信心满满的在推进中,毕竟这是真正意义上属于我自己的第一家公司,然而才成立不久,也就是年后回来,我的合伙人告诉我,他们家里想让他们稳定一点,去就业,也做好了安排,当时我整个人都傻了,因为我为了这家公司,我放弃了很多其他机会,把所有的经历和时间全部都规划在上面了,如果合伙人都撤了,我该怎么办,瞬间一无所有,那几天我都抑郁了,深夜里不止哭过一次,怎么也想不通,一直在问自己怎么会突然这样了呢,说好的一起努力,一起拼搏呢!我沉浸抑郁了差不多把半个月吧,最后那股不服输不认输的劲又把我拽了回来,一个人撑着这个公司,那段时间真的基本连睡觉时间都没了,白天任然跑项目,对接甲方,晚上又接着写方案,改策划,平均每天也就3-4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就这样一直坚持、努力,公司终于步上了正轨。
当然,能成立云南创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最大的帮助莫过于昆明理工大学及相应的老师的指导和支持,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给了我很多的帮助。 云南创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前身只不过是一个工作室,学校不仅给我们提供了40平方米的办公场地支持,还指派了拥有丰富创业履历的老师给我们指导和提供资源上的支持。公司的成立也带动了更多的同学的创新创业实践实训,目前公司带动了涵盖市场营销、播音主持、会计、汽教、数媒、环境设计、机械工程、泰语等多个专业共计20余名同学的实践实训,今年还带动了8名我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
公司目前已和云南青年企业家商会、云南能源投资集团、云南陶冶文化有限公司、云南禾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云南航天农业有限公司、云南益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云南泸沽湖农旅产业有限公司、云南东乘学车服务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2021年3月,在云南创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基础上,还在昆明市盘龙区开设了橙苑一串餐饮小吃店,致力于通过新媒体营销和数字经济新型营销模式,打造并开创不一样的特色小吃店,同时为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学生提供5个勤工俭学岗位。
四、典型案例,旅程标杆
在创业旅程中我收获良多,其中由云南创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做的几个典型案例均得到了甲方的一致好评:
2020年12月,我带领公司团队承接了云南省青年企业家商会举办的“万众一心·誉建滇峰——2020年云南省青年企业家商会年会”的筹划和宣传片的拍摄制作工作,同时作为筹备组成员之一全程筹备并参加年会活动,最后公司获得了云南省青年企业家商会授予的“贵义青蓝 荣誉赞助单位”称号。
2021年3月,承接并顺利完成了镇雄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宣传片拍摄制作项目并获得镇雄县农业局的一致好评与认可。这一项目可能也将会是我这辈子忘不了的经历,当时东带领公司项目组成员从从昆明出发,驱车到镇雄经历了500多公里7小时到达,然而这才只是一个开始,我们的项目需要一个周并且需要穿梭于镇雄县各个乡镇之间才能完成,镇雄的地势环境的艰难险峻可能很多人都是清楚的,这也导致了我们才到的第二天夜里回住处的路途中车辆爆胎,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爆胎,还在夜里,当时真的整个人都蒙了。尽管在这次的项目中很艰辛,但最后我们的项目被镇雄县农业局顺利验收并得到一致好评与认可时,心里还是充满了慢慢的自豪感与成就高。
目前,我公司正在承接推进云南能源投资集团下的子公司(香港云能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为庆祝建党100周年而制作的微电影和MV的拍摄制作,预计6月底完成并交付。
其他获奖经历:
♦2020年12月获得云南省青年企业家商会授予的“贵义青蓝 荣誉赞助单位”称号;
♦2020年12月获得“云南省大学生模拟求职大赛”金奖第一名;
♦2020年11月获得“校级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三等奖;
♦2020年09月获得“第六届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云南省银奖;
♦2020年09月获得校级“班级建设贡献奖”;
♦2019年05月获“第十届全国社科奖大赛”国赛一等奖;
♦2019年05月获“第十届全国社科奖大赛”最佳领导力奖。
结语
即将结束大学生涯,而这便是我新的开始,我会一直前行在创业的道路上,虽然目前取得了一定的小成就,但离我的目标还很遥远,还有很长的道路需要前行,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创业者、企业家,还必须更严格的要求自己,不断去提升自身能力,时刻调整方向,不让自己走偏,就像一棵大树一样,扎根后就跟随着年轮一年又一年,一圈又一圈的成长,让外壳更坚硬,让自己长的更高,去看更远的世界,沐浴更多的雨露阳光,直至成才结果。
扎根于昆工,成长于昆工,昆工既是我逐梦道路的第一片沃土,也是我逐梦之路的唯一起点。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成就于未来,待我绿树成荫,硕果累累,必回报于昆工。
创业随笔
去创业
听上去很美
扎进去很痛
就像置身荒野
孤身上路
嘲讽、冷眼、怀疑
早已司空见惯
迷茫,只在深夜
哭泣,只当背转人群
时间,会告诉哭泣着,什么是果实
行动,永远是最有力的回击
蓄势待发,无所畏惧
只求勿忘初心
奋力前行
志坚不摧
只为迎接挑战
驰骋梦想,飞跃未来
为梦想一路狂奔
成长的过程很痛苦
艰辛、困苦
跌倒、爬起
一次又一次的历练
一次又一次的成长
直至开花结果
成功时,记得感恩
一个人的成功,一定有一群人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