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31日 点击人次: 1514
兰海涛创业故事
(一)创业背景
本人,兰海涛,2018年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专业,来自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一个曾以“苦甲天下”而出名,一度被认为是“不具备人类生存基本条件”的地方。直到高三那年,2013年,我的家乡贫困发生率仍居高不下,那时,我心中的便默默埋下“走出贫困”的种子。2014年,我考入昆明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专业,同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掀起了草根创业的新浪潮,也让我的心里燃起了希望之火,久久不能平静。我也希望可以走一走创业这条路,来改变生活的现状,却不知从哪做起。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幸接触到了校外企业的一个小项目,也是我创业路上的一个起点。
促使我创业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通过创业,我能够把课本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在社会实践中去,而通过社会实践也能够更好的促进专业的学习,正如我们学校的校训“明德任责、致知力行”说的那样,实践和理论时相辅相成的;二是由于我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大学的学费都是父母东拼西凑来的,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不让父母那么辛苦操劳,我想到了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创业。
(二)创业历程
下定决心后,我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组建了创业团队,参加了各种形式的创业比赛,减轻了家庭的负担,获得许多宝贵的创业经验。
我的专业和特长都与绘画有关,因此在创业之初,我选择了与专业相关的“新媒体技术与现代墙绘艺术”项目,并紧紧围绕着“乡村振兴”来进行,为建设美丽新农村、提升人民幸福感为使命,一步一个脚印地踏足美丽的乡村,用我们的设计、我们手中的画笔为乡村增添一抹色彩。每次看到我们作品展现在美丽的乡村、看到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时,我就知道我们的辛苦没有白费,这也是我创业最大的动力。
在创业的过程中我接触到了汽车行业,于是开始了“科技电光漆交互应用跨界装饰艺术革命”项目。在项目运行期间,我不断了解市场,保持发现市场中新产品和动向的敏感,在创新的前提下寻找兼具社会价值与落地性的项目,2018年,我看到了汽车后市场整体的利好形式,又了解到国际上一些大牌服务商经常在关键技术上对我国相关领域进行“卡脖子”的情况,因此在各位老师和领导的建议下,我又组建了“焕驰1+X”项目,并成立了“云南焕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结合我校化工院去开拓汽车后市场相关产品。通过结合学校强势专业不断地做产品研发、进行产品测试和市场推进,实验室的研究室艰苦的,所有的成功与失败的几率都是对等的。在经历了一次次实验失败,改进实验,最终收获了实验成功的喜悦,反复的实验测试证实了我们想法的可行性,也坚定了我继续走下去的信心。
(三)成绩答卷
功夫不负有心人,创业期间我们申请了四项相关专利,三项实用新型专利已经落地,一项发明专利已经通过审核。终于,三年后,我们的“焕驰”系列产品成功面世,并于2019年4月至8月参加云南省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团队组一等奖,10月,代表云南省参加全国总决赛,荣获全国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奖;2019年5月至11月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云南省金奖、云南省总决赛冠亚军争夺赛第五名、全国总决赛铜奖;2020年5月至11月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云南省金奖、云南省总决赛冠亚军争夺赛亚军、全国总决赛铜奖;2020年5月参加中国“泛海扬帆”青年创新创业大赛,获得昆明赛区三等奖。我们的项目通过创业大赛的形式获得了更多专家专业的指导,使产品不断进步、完善。另外,一路走来,我们还获得了以下荣誉:
2015年03月--2015年11月 国家“创青春”创业比赛荣获云南省银奖
2016年03月--2016年11月 全国“互联网+”创业比赛荣获云南省金奖
2017年03月--2017年11月 全国“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荣获云南省金奖;
2018年7月--2018年10月 国际“深创杯”创业比赛总决赛荣获突出创业奖。
2018年7月 --8月 “创青春”云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荣获创业实践挑战赛金奖;
2019年5月—11月 “中国联通杯”第五届云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主赛道)金奖,全国总决赛铜奖;
2019年8月--11月 “航天科工杯”第六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赛中荣获商工创新组优秀奖;
2019年8月—11月 2019年云南省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团队组一等奖;
2020年5月--11月 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云南省金奖,冠亚军争夺赛亚军,全国总决赛铜奖。
从大二创业至今,我主要运行着三个项目:“新媒体技术与现代墙绘艺术”、“科技电光漆交互应用跨界装饰艺术革命”、“焕驰1+X”,先后成立了“未迷艺术设计工作室”、“云南焕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云南云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一次次的比赛,我们也收获了不少外媒体的关注,在云南省科技厅牵头下,云岭先锋、春城晚报、云南日报等多家媒体对我们进行了采访,让我们的项目和产品有了更大的曝光度,更加坚定了我要把项目做大做强的决心。
(四)展望未来
从确定实验项目、实施方案和寻找创新点,到制定详细的研究方案和步骤、对项目进行相关调查和研究,再到最后确定项目的可行性和最终落地,一步步走来,这其中的艰苦和辛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其中的经验和成长也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拥有。在此过程中,我非常感谢帮助过的我的每个人,感谢母校提供给我们这样一个学术自由、鼓励创业的平台,让我们能够没有后顾之忧的去做实验、做研究;感谢悉心指导我们的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在我们迷茫的时候为我们理清思路,在我们遇到困难时给我们实质性的帮助;感谢每一位团队成员,在一次次的熬夜加班中没有怨言,同心协力将产品做好。前路漫长,我们会不忘初心、一路向前。